铁鑫科技欢迎您!
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百科

工程款支付新规:60天不付款,日息万分之五!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5:21:46

2024年应收账款逾期规模突破5.2万亿,平均账期长达92天,中小企业深陷“三角债”泥潭。

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的第802号国务院令如同一把利剑,悬在了拖欠者的头顶。2025年3月24日,修订后的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正式公布,将于6月1日施行。

微信截图_20250718152041微信截图_20250718151555

与此同时,财政部新规已将政府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从60%提高到80%,全国31省市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。


一、国务院令的雷霆手段

“30天付款,最长不超过60天”——这是新修订的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为机关事业单位设定的付款“生死线”。对于大型企业,付款期限同样被严格限制在60天以内。

逾期付款的成本令人咋舌:每日万分之五的逾期利息,相当于年化利率高达18.25%,甚至超过了民间借贷利率。一位服装厂老板曾哭诉:“大客户拖款半年,发完工资账上只剩3块钱。”这样的困境有望成为历史。

新规特别针对行业顽疾开出猛药: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,堵住了变相延长付款期限的漏洞。同时规定,交易中即使存在部分争议,也不得拖延无争议款项的支付。

最为致命的是信用惩戒机制。机关事业单位必须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拖欠账目,接受全民监督。拖欠情节严重者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在财政支持、项目审批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。


二、财政部的资金“强心针”

2023年8月,财政部一纸《关于加强财税支持政策落实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财预〔2023〕76号),为建筑企业注入资金活力。

文件明确要求: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企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,从60%提高至80%。这一调整直接缓解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财政部鼓励有条件的项目推行施工过程结算。这一变革正在全国迅速铺开——西藏自治区最新文件规定,自2025年3月1日起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。

目前全国31个省市均已发文推进施工过程结算,其中湖北、浙江和山西要求进度款比例不低于85%,广东东莞甚至达到90%。施工过程结算正在终结竣工结算时代。


三、省级政府的清欠行动

国务院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省级政府对工程欠款负总责,央国企必须带头还款,做到“应清尽清”。 

省级政府被赋予统筹解决本地区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职责。西藏最新政策更是明令:政府投资项目严禁施工单位垫资建设,从源头上杜绝拖欠隐患。

拖欠工程款的“老赖”将无处遁形。新规建立了全国统一投诉平台,投诉处理时限不得超过90天。对于打击报复投诉企业的行为,直接追究刑事责任。

机关事业单位若未按规定付款,其上级主管部门可责令改正;拒不改正的,对责任人依法处分。这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管链条,让拖欠者付出应有代价。


四、 企业如何抓住政策红利

面对政策东风,建筑企业需要主动出击。及时确权是关键第一步——新规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中小企业提出确权请求后30日内确认债权债务关系。

合同条款需重新审视。新规规定,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检验或验收期限,机关事业单位拖延验收的,付款期限自约定期限届满之日起算。

施工企业应积极运用过程结算工具。财政部和住建部2022年发布的《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》已为过程结算铺平道路。

企业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一旦遭遇拖欠,立即通过全国统一投诉平台维权,新规要求投诉处理部门在30日内形成处理结果,最长不超过90天。


施工过程结算正在全国31个省市加速落地。湖北、浙江、山西的进度款支付比例已达85%,东莞甚至要求90%。竣工结算的时代已经落幕。

随着6月1日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正式施行,那些曾靠拖欠维持现金流的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。

当中小企业不必跪着讨债,当“快鱼吃慢鱼”变成“诚信者通吃”,中国建造的毛细血管才真正畅通。